家電產業的未來,無疑是值得期待的。無論你現在是身陷經營沼澤地,還是在攀登轉型的高峰,都應該繼續前進。
面對2022年的第一縷陽光,很多人對于家電行業的發展走勢,出現了久違的樂觀與希望。
這種希望,并非來自少數人的盲目激情與興奮,而是很多家電人內心的那份成熟自信與篤定。在家電圈看來,經歷風雨的家電產業,雖然外部形勢嚴峻,但內部能力出眾,前景可期。
期待一:消費需求“穩中有變”
消費需求,令很多家電廠商“既興奮又頭疼”的問題。原因在于,消費升級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商業機會,但多變的消費需求卻又引發一輪持續經營壓力和挑戰等新課題。
不過,對于家電產業的2022年,消費需求卻是值得期待:一是,消費需求不會大減,也不會大漲,但會穩步進入多變和多樣化通道中,這會給敢于創新求變的家電廠商投入,帶來積極而正面回報;
二是,消費升級的主方向不會動搖,但高端增長并不會永無止境做大(如今惡斗也很嚴重),低端需求也不會就是低價低毛利(也有低價高毛利產品),如何打通不同的消費層次,重構有規模有利潤的消費新體系才是關鍵。
消費需求的變化,最終會給家電廠商期待的“以舊換新”市場,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。一是,以舊換新市場的啟動,不會出現全國市場引爆,應該會呈現區域化、局部化的走勢,比如說一線以及準一線城市,以及長三角、珠三角等經濟發展地區;二是,以舊換新不會出現全家電品類的煥新效果,但會率先在電視、廚電、空調等家庭保有量高、使用頻率高的家電上啟動一輪更新迭代。
期待二:科技創新“百花齊放”
這兩年的家電消費市場上,從OLED、激光,與液晶、MINI LED等電視顯示技術的百花齊放局面,到空調、冰箱、洗衣機、廚電的套系化消費引爆,可以看到:與10年前的市場相比,家電業正在迎來一個新的美好時代,那就是科技創新與用戶需求精準對接之后,市場和行業都在經歷一場“脫胎換骨”的變化。不是簡單的消費升級,而是科技新品迎來最好的時光。
與十年前相比,家電硬件的創新難度成倍增加,但市場上各種技術創新、系統創新、應用創新等呈現“百花齊放”局面,這對于很多家電企業而言:如今,沒有幾個黑科技和首創產品,都不好意思在市場上闖蕩了。同樣,很多用戶選擇產品上,也會盯著技術多問幾句。
用戶對于科技型產品的關注熱度和信任程度也在成倍增加。背后正是在一線消費市場上,屬于家電科技型、差異化產品主導競爭的時代,已經全面到來。屆時,消費者愿意為好產品買單,并且不再糾結于價格的高低。同樣,這也是對于企業科技創新者最好的回報和獎賞。
期待三:經營用戶“漸入佳境”
經營用戶在最近一兩年開始受到家電廠商的高度重視。原因很簡單,不經營用戶,只是一味地降價促銷,找不到未來和出路了。當然,也賣不動貨了。通過場景、生態等資源,打通并重構與用戶的關系,帶來的不只是成套家電銷售賣得好,還用戶對于品牌的信任度成倍增加。
在家電行業“經營用戶”,不只是為了多賣產品,也不只是為了找到精準需求,而是要為企業找到一條在未來幾十年可以與用戶“長相廝守”之道。首先,解決經營用戶的手段、平臺和紐帶問題,靠的是產品、服務,還有商家的網點數量與質量;其次,明確經營用戶的初心,建立雙方互信互助的關系,關鍵還是要靠產品的好用、服務的快速,承諾的兌現,以及時間的沉淀。
無論是大企業,還是小企業,都可以經營用戶,都能在經營用戶的過程中收獲意外的驚喜和增值的回報。這一方向需要堅定,更要堅守。
期待四:渠道變革“水落石出”
消費的五花八門,最終帶來的則是渠道的碎片化。從線下到線上,再從線上與線下雙線引爆,又冒出直播電商、內容電商、社群電商等一系列細分渠道,層出不窮。但,如今家電零售的走勢已經“水落石出”,即“因人而變”、“因人而動”、“服務人和創造欲望”。
在這一輪家電零售形態“五花八門”變化的背后,家電企業才是真正的主角。因為他們正在為家電的全面“直營化”構建了更為有效的物流配送、售后服務等大服務能力,真正讓企業可以把握產品的流向,洞察用戶的真實訴求。當然,對于企業來說,直營從來不是目的,最終是探索各個零售渠道經營的高效率,降低渠道成本、解決線上線下渠道的成本差,直達用戶和家庭。
渠道變革的最終走向,一定是高效率,和用戶利益最大化兩者的協同。在這個方向的基礎上,一切變化都是手段和方法。
期待五:市場邏輯“回歸原點”
不管原材料是漲,還是跌,對于家電廠商來說,市場經營的本質正在加速回歸,核心就是“用戶獲實惠、企業有利潤、行業獲正氣”,最終找到一條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價值之路,而不只是單一的規模擴張之路。
市場的原點,是創造更多用戶的價值;企業的原點,實現企業與社會價值的共贏;產業的原點,就是好產品好技術好產品獲得好的回報,而不能“讓劣幣驅逐良幣”的事情發生。
在這一節點上,要利用原材料上漲的有利外部環境,加快產品結構的優化和調整,推動更多好產品、好方案、好服務的市場化落地,真正讓家電在家庭這個“有人情味”的空間中,創造更大的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