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引言】
床墊更偏功能性標品,整合難度相對較低。1)床墊標準化程度高,生產端具備規模效應。相比于沙發對于人工的高依賴度,床墊生產更加簡單且SKU 數量更少,自動化率更高,規模效應更強,一方面品牌企業可以通過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獲取優勢,另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潛在進入者,實現市場份額的不斷提升。2)床墊消費注重功能和質量,銷售端易于打造品牌粘性。床墊具備功能屬性且與人體健康相關度高,消費者更關注產品本身的質量,與經銷商服務水平等因素關聯度較小,價格水平相近 時,消費者會偏向于購買品牌知名度更高的床墊。因此,相比對于服務端依賴度更高的定制家居,床墊更容易打造品牌粘性。
產品研發、品牌營銷、渠道布局助推美國床墊行業高集中度格局的形成。2003-2020 年,美國床墊市場規模由 50.44 億美元增長至 86.89 億美元,年化復合增速為 3.25%,行業進入成熟期。2020 年美國床墊行業 CR4 為 53%,行業集中度處于高位。產品研發端,頭部企業通過強大的研發實力改進生產工藝以降低生產成本、研發新材料以提高產品性能和品質,同時向上向下延伸產品價格帶實現客戶群體全覆蓋。品牌營銷端,頭部企業采取名人營銷、內容營銷等手段進行消費者教育和品牌形象塑造,從而提高知名度。渠道布局端,頭部企業或與床墊零售商達成戰略合作或自建門店,牢牢占據主要銷售渠道。
中國床墊行業尚處于成長期,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。根據 CSIL 的統計數據,2010-2020 年,中國床墊市場規模從 38.71 億美元增長至 84.50 億美元,年化復合增速為 8.12%,行業處于穩定成長期。2020 年中國床墊行業 CR4僅為 28%,行業集中度較低,仍有較大提升空間。一線企業如慕思、喜臨門、顧家等均通過價格帶及渠道下沉、品牌營銷、產品創新等策略不斷搶占市場份額,盡管床墊行業作為地產后周期產業,和地產增速有一定相關性,但通過市占率提升,龍頭企業仍可利用自身α優勢實現穩健增長。
報告內容